本篇為特斯拉FY21Q4季度報告更新,完整FY21Q3研究報告詳見 : 特斯拉 Q3 各項營運數據創新高,隨著車用晶片緩解,電動車市場呈雙位數成長!
特斯拉2021年交車逼近百萬大關,季季獲利刷新高!
特斯拉於台灣時間1/27公布FY21Q4財報,營運數據包括營收、毛利、獲利續創新高,FY21Q4營收177.2億美元,QoQ +29%/YoY +65%,營業利益26.1億美元,QoQ +27%/YoY +354%,主要營收成長動能來自電動車銷售,FY21Q4銷量再度刷新紀錄。其中平價車款Model 3 /Y銷量29.7萬輛,YoY +84%/QoQ +28%,高階車款Model S /X銷量11,750輛,YoY -38%/QoQ +27%,整體銷量高達30.9萬輛,YoY +71%/ QoQ +28%,優於先前CMoney預估的27.8萬輛,相比其他傳統車廠如福特、豐田等,絲毫不受缺晶片影響。累計FY21全年特斯拉總銷售93.6萬輛,YoY +87%,遠優於公司目標的75萬台,離百萬門檻僅一步之遠,能在全球車用晶片短缺之際,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單,實在難能可貴。
特斯拉FY21電動車部門毛利率從FY20年的25.6%提升至本季的39.3%,上揚3.7個百分點,歸功於上海超級工廠的貢獻,透過垂直整合與規模化量產,以及在地化接單生產,大幅降低生產電動車成本及運輸費用,FY21Q4稅後純益23.4億美元,QoQ +45%/YoY +880%,EPS為2.05美元,遠優於原先CMoney預估。累計FY21年營收538.2億美元,YoY +71%,稅後淨利55.2億美元,YoY +700%,EPS為4.90美元。
特斯拉優秀的生產能力將降低供應鏈風險
雖然執行長馬斯克在FY21Q4電話會議上表示,供應鏈短缺恐影響汽車生產,因此特斯拉將在2022年不會推出任何新車型,而萬眾矚目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和電動卡車Semi生產預計推延至2023年,將生產力集中在主力車款Model 3 /Y和高階車款Model S /X上。從交車時程來看,特斯拉並未碰到終端需求消退情形,許多車款都要等到一年以上才能交車,加上德國柏林廠和美國德州廠相繼在22H1量產,產能將進一步提升,有助今明兩年交付量持續走升,因此預估2022年整體銷量有望達陣160.8萬輛,YoY +72%,其中平價車款Model 3 /Y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50萬大關至154.3萬輛,YoY +69%,而高階車款Model S /X銷量6.5萬輛,YoY +161%。此外,雖有越來越多車廠相繼投入電動車市場,但考量特斯拉有先行者和優秀的性價比,以及充電樁的建置比率高等優勢,加上電動車市場才正要進入成長階段,看好特斯拉能在電動車佔據領先地位。
另外,全自動補助駕駛(FSD)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雖目前仍在測試階段,但已推展超過6萬名特斯拉車主使用,持續擴大用戶體驗,FSD Beta版本已能在高速公路上穩定行駛,平面道路上也能準確地分辨出行人和交通號誌,以及自動變換車道等能力,多數用戶給予高度的評價。FSD將會是特斯拉毛利率大幅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加速提升公司獲利能力,預估2022年軟體營收有望隨功能趨於完善逐季遞增。由於汽車供應鏈瓶頸仍存在,故微幅下修2022年營收至947.5億美元,YoY +76%,並調升稅後淨利至119.5億美元,YoY +116%,大幅上調稅後純益的主因為4680電池量產和兩座新廠在地接單生產。4680電池將搭載在美國德州工廠所生產的Model Y車款上,取代原先的1865和2170電池,預期未來的平價車款有望大量搭載成本較低的4680電池,以及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和整車效率,特斯拉在歐洲和美國另建兩間超級工廠,施行在地接單販售,加速供應鏈整合,提升整體交車效率和降低運輸成本,有助整體獲利進一步提升。
特斯拉股價修正超過30%,反而創造絕佳的買點
近期市場憂心聯準會將加速升息和縮表,使高速成長的科技股出現大幅修正,特斯拉也自2021年11月4日高點的1243.5美元回落超過3成,這次下跌最主要的原因為Cybertruck、 Robotaxi以及2.5萬美金更親民的電動車款在2022年都無法看到,但此部分先前市場已經Price-in,造成特斯拉股價本波大幅度的修正。不過,考量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仍具領先地位,且為了避免供應鏈瓶頸造成銷量的減少,也表示將集中生產力在既有的平價車款Model 3 /Y和高階車款Model S /X,預期整體銷量能持續提升,加上4680電池的導入,有助提升獲利能力,預估2022年EPS為10.34美元,YoY +111%,在供需無太大的變化下,基本面仍穩健,此波的修正反而創造更好的買點,因此維持買進評等。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