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CMoney研究團隊認為美國國會擬議的 Biosecure 法案可能會對中美生技公司造成重大打擊。如果 Biosecure 法案獲得通過,可能會導致美國藥品業不得不尋找非中資的實驗室及原物料提供商,導致供應短缺和成本上升。這將對美國製藥公司和患者產生負面影響。因此,Biosecure 法案可能會導致美國製藥行業整體出現拋售。投資者應密切關注 Biosecure 法案的進展,並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做好準備。
新聞資訊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英特爾(INTC)將獲得數十億美元晶片法案補助款。部分藥品產業的代表不禁感到有些不被冷落。近年來,遏制中國對美國供應鏈彈性的威脅已成為華府兩黨共識,然而對待各產業的方式卻明顯不同。半導體產業得以享有高達 530 億美元的振興美國製造補助計畫,相對地生技公司卻只會被祭出懲罰,絲毫沒有誘因:國會兩院正在認真考慮將部分降低藥物開發成本的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這可能為把合約式生產與動物測試等研究業務程外包給中國企業的美國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目前國會正在討論的這項法案旨在防範美國人的健康資訊被外國敵對勢力取得,透過限制和特定中國生技公司的交易來達到此一目的。人稱「生物安全法」(Biosecure Act)的法案不僅點名如華大基因(BGI)和藥明康德(WuXi AppTec),也規定使用了這些公司的服務後,將無法參與政府的合約招標,這有爭議地可能使他們無法參與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或聯邦及州合作醫療補助 (Medicaid)業務程。不需多言,絕不會有西方藥品公司甘冒這種風險。
- 藥明康德(WuXi AppTec):中國最大的製藥服務公司,為全球製藥公司提供研發和製造服務。
- 華大基因(BGI):中國最大的基因組學公司,為全球製藥公司提供基因組學數據和服務。
Raymond James 的華盛頓分析師克里斯・米金斯(Chris Meekins)表示,相關法案的某個版本通過的機率很高,因為國會越來越將生物科技視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事務。「如果軍人生病,你拿不到藥品,那再多的飛彈和半導體晶片又有什麼用呢?」他說。
然而,國會似乎還沒有想出如何在不傷害美國公司的情況下瓦解(與中國生技公司的)這些關係。直到最近,藥明康德還是高知名度生技產業遊說團體──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的一員,原本反對這項法案。但威斯康星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麥克・蓋拉格(Mike Gallagher)指控 BIO 為外國代理人遊說後,這個組織表示將和藥明康德切割,並支持該項立法。
雖然藥明康德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並不熟悉,卻是藥品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和其子公司一起為大小型藥廠提供研發和製造解決方案,66% 的營收來自於美國。也就不難理解其港股今年以來已重挫將近 50%。
根據業界刊物 EndPoints News 整理的名單,禮來(LLY)、 Amicus Therapeutics (FOLD)、Iovance Biotherapeutics (IOVA) 和 Vir Biotechnology (VIR) 等公司近期都曾警告投資者,針對藥明康德的法案可能為他們的業務營運帶來風險。Amicus Therapeutic 舉例,他們治療罕見遺傳疾病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的藥物完全依賴藥明康德子公司藥明生物(WuXi Biologics)。「中國,特別是藥明,已面臨美國政府更密切的審查,這可能影響我們滿足未來預期需求的能力,因為藥明是我們的唯一供應商。」上個月發布的 Amicus 年報表示。
有熟悉談判的人透露,國會近期討論焦點已轉移到放寬法案限制,考慮允許已經和藥明簽訂的合約走完期限,這或許能避免任何突如其來的藥品短缺。
原則上,龍沙(Lonza Group)、賽默費世爾(TMO)、查爾斯河實驗室(CRL)以及 Medpace (MEDP) 等提供各種藥明康德及其子公司服務的公司,將受益於競爭減少,並逐漸擴大本身的能。最近這幾個月,藥明康德和其子公司藥明生物股價下跌,這些公司的股票則上漲。
Evercore ISI 的分析師伊麗莎白・安德森(Elizabeth Anderson)估計,如果禁令生效,查爾斯河每年約可進帳 3 億美元收入。但這個領域產能不足。諾和諾德(NVO)最近收購了 Catalent (CTLT)的工廠,為的就是克服供應不足的 Ozempic(GLP-1 瘦身筆)和其他相關產品,凸顯了製造業已成為這個產業的瓶頸。
Jefferies 的醫療策略師威爾・塞武什(Will Sevush)不預期這些公司會迎來業務漲的業務。他說,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新法通過後迫使藥明,或它旗下的部分公司出售。
逼使企業撤出中國可能會提高生技公司研發新藥的成本。懲罰中國生技公司,也可能遭到中國對類似產業進行報復。像是查爾斯河實驗室就在中國設有據點。「別忘了,許多總部不在中國的研發公司也在中國營運。」Baird 的分析師艾瑞克・考德威爾(Eric Coldwell)寫道。
保護藥品供應鏈是真正的國家安全問題,但解決方案並不簡單。要如何在不意外衝擊美國企業的情況下防範潛在的中國風險,絕非易事。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美股四大指數漲勢暫歇,能源類股獨強(2024.03.26)
【美股研究報告】記憶體風光時刻,美光 2024 財年第 2 季由虧轉盈,盤後飆逾 18%!
【美股研究報告】Coinbase 起風了!加密貨幣飆漲,比特幣 ETF 上市,投資人不能不關注他!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