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受益於中國本土消費市場強大、政府支持以及自產稀土元素等因素,中國的汽車製造技術已足夠強大,可以被全球市場接受。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增長,全球汽車製造商正在重新評估他們的生產和銷售策略,這將對全球汽車市場的未來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脫離中國的供應鏈成本上升的風險。
新聞資訊
全球汽車市場因電動車崛起而分化,中國製造的汽車在部分市場受歡迎,在另一些市場則面臨拒絕。隨著全球汽車市場的逐步分化,中國製造的汽車和電動車在全球市場的接受度有明顯差異,這對全球消費者而言,可能意味著技術和成本上的差異將日益顯著。
摘要:
日產(Nissan)的策略調整:去年春天,日產的高層在橫濱總部召開會議,討論出口到中國製造的汽車(包括電動車)的可能性。透過對世界地圖的分色,發現大約60%的國家被評為”綠色”或”灰色”,意味著這些國家對中國製造的汽車持開放或可能開放的態度。根據此發現,日產決定從2025年開始從中國出口汽車,包括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中國製造汽車的國際化:除了日產,福特(Ford)、特斯拉(TSLA)和比亞迪(BYD)等公司也在增加從中國的出口量。這一趨勢凸顯了地緣政治如何重塑汽車行業,迫使車廠更新他們的生產和銷售策略。
地緣政治對供應鏈的影響:全球和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正變得更加謹慎,特別是在選擇技術和組件的來源方面,以避免未來可能遭受的制裁或限制。例如,大眾汽車(Volkswagen)計劃將某些在中國開發的技術,如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晶片和軟件,僅在中國使用,以減少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
中國作為亞洲的底特律:儘管市場變得擁擠且許多製造商處於虧損狀態,中國仍在電動車領域進行重大投資。去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其汽車主要出口到墨西哥、澳洲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
中國電動車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歐洲是2023年中國製造電動車的最大接收地,約占出口總值的40%。然而,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發起反補貼調查,表明未來可能對這些車輛徵收關稅。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標普11大板塊全面上漲,多頭勢力穩如泰山(2024.03.28)
【關鍵趨勢】美股 2024 年的精采開局能否延續?互聯網與AI極為相似,泡沫形成了嗎?
【美股研究報告】高盛股價叩關歷史新高,在資本市場活絡下後市看漲,投資人不能錯過!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