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微軟 Microsoft (MSFT) 2024 Build 開發者大會於 5月21日至23日舉行,此大會是一個專為開發者設計的重要年度盛會,而在今年的開發者大會中,重點主要集中在提升開發者工具的效能和擴展 AI 功能的整合,包括對現有的 Copilot AI 助手提升更多功能以及搭仔高通 Qualcomm (QCOM) Snapdragon 晶片的新 PC 機型等等。微軟作為 AI 產業的主要驅動者,其策略往往牽動著整個半導體廠供應鏈的變動與興衰,因此此大會受到了市場的高度關注,以下為大家統整了其中幾個亮點:
本文你將會看到
Copilot AI 助手再升級,功能強化應用更廣
首先是,微軟宣布了 Copilot 聊天機器人的擴展版 Team Copilot,預計將於今年在預覽版中提供,為 Microsoft 365 用戶帶來個人 AI 助手,可以協助管理日程、記錄筆記並利用上下文回答問題。此外,Microsoft Copilot Studio 中還新增了代理功能,以幫助開發者建立他們的 Copilot,並引入了首批 Copilot 擴展,允許 Copilot 用戶連接到新的資源和應用程序以擴展助手的功能,用於微軟的開發平台 GitHub,為使用者提供了很多操作上的彈性,並增強對於 Microsoft 365 工具的黏著度。
不僅如此,未來還將在遊戲中看到 Copilot AI 的身影,透過整合 Open AI 的 GPT-4o,其具備了分辨圖像、聲音、文字的能力,在這次的發布會上,經典動作冒險遊戲 Minecraft 便將 Copilot AI 導入,不僅可以分析螢幕畫面,還能給予玩家建議。新一代 Copilot+ PC 將搭載全新 AI 功能,包括Recall 在本機端儲存加密快照、Cocreator 圖片生成、Live Caption 即時字幕翻譯等等,此外還增加了螢幕分享的功能,只要在 Copilot 對話框中點擊分享螢幕的功能圖示,就能將畫面分享出去,並向 Copilot 提問目前遇到的困難點,成了下一代 Copilot+ PC 的一大賣點。
積極擴展 AI 合作夥伴關係,提高 Azure 在市場上的應用
微軟還在大會中宣布將擴展與 Hugging Face 之間的合作,將該平台的模型引入 Azure AI Studio,Hugging Face 是轉換程式的建立器,而 Azure 則是提供開發者雲環境,使其能夠利用強大的工具和資源,進行 AI 模型訓練和部署,創建符合特定需求的 AI 解決方案。並同時建立與 AI 初創公司 Cognition AI 的新合作夥伴關係,以支持 Cognition 在 Azure 上專門從事軟件開發的 AI 代理。此外,還宣布與可汗學院的合作,專注於利用 AI 技術推動教育材料,並將捐贈 Azure 基礎設施訪問權。
目前公有雲端計算平台市佔率最高的前三大雲端供應商分別為:亞馬遜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GCP),其中 AWS 在市場上取得了領先的地位,其原因除了是先進者優勢外,還有龐大的業務範圍供使用者使用。然 Azure 進入雲端市場較 AWS 晚了四年之久,但勝在微軟採用其本地的軟體(Windows Server,Office,SQL Servert 等等)將其用於雲端計算上,使自己有了一個打入市場的起點,再加上對於部署 Windows 和 Microsoft 軟體的企業來說,使用上更為方便且通常會有組合優惠,因此才能在市場上取得第二名的地位。因此,透過與其他平台的合作,能夠拓展 Azure 的業務範圍,同時提升在市場上的知名度。
新的小型語言模型和實時智能,可應用於移動裝置上
微軟的 Phi-3-vision 是一種具有音頻和視覺功能的新多模態模型。這個新模型是微軟 Phi-3 小型語言模型(SLMs)家族的一部分。大型語言模型(LLMs)和小型語言模型(SLMs)之間有幾個關鍵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規模、成本、用途和性能等方面,其中規模是最大的區別。大型語言模型(LLMs)通常包含數十億甚至數千億個參數,這些模型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來訓練和運行,像是 OpenAI 的 GPT-3 和 GPT-4,因此能夠處理複雜的語言任務,生成高度自然和連貫的文本。相比之下,小型語言模型(SLMs)則包含較少的參數,通常在數百萬到數億之間,對計算資源的需求較低,也比大型語言模型(LLMs)成本更低,更適合特定任務或應用場景,如語音識別、簡單的對話系統,諸多優勢使其相較大型語言模型(LLMs)成為智慧行動裝置應用的首選,也因此 Phi-3 的開發有望成為 AI 手機市場的一大突破。
採用高通 Snapdragon X Elite 與 X Plus 晶片推動 AI PC 計劃
微軟發表兩款全新的 Copilot+ PC,分別是 Surface Laptop 和 Surface Pro 平板,價格均從 999 美元起,價位中等,並預計於 6 月 18 日上市。微軟對於下一代 AI 電腦所設立的 NPU 效能門檻是 45 TOPS ,也因此這次微軟所堆出的新 AI PC 機型,選擇使用高通的 Snapdragon X Elite 和 X Plus 晶片,並不出人意料,無論 AMD (AMD) 或英特爾 (INTC) 的晶片都尚未該標準,儘管兩家公司都指稱下一代產品將符合標準,包括預計於今年底發布的 AMD Strix Point 和英特爾 Lunar Lake 晶片,微軟仍選擇了與高通間的合作。這兩款晶片是高通首批使用 Nuvia 設計的 Arm 相容 CPU 核心,具備強大的計算能力,X Elite 擁有 12 個核心,最高可達 4.2 GHz,而 X Plus 則擁有 10 個核心,最高達 3.4 GHz。而微軟選擇高通的晶片來推動其 AI PC 計劃,恐對英特爾 和 AMD 的市場份額造成壓力,而搶佔先機的高通,若藉此舞台好好發揮,有望彎道超車,在未來拿下更多 PC 的訂單。
Windows on ARM!ARM 架構憑什麼脫穎而出
首先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ARM架構,ARM 架構則是由 ARM Holdings(現為軟銀集團的一部分)設計並授權給其他公司生產,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公司都設計了基於 ARM 架構的手機晶片,展現了 ARM 架構在省電和低功耗方面的優勢。由於 ARM 架構屬於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系統,最大特點是高能效比和低功耗,這使得它非常適合於電池供電的移動設備,如手機和平板電腦。
與 CISC 架構如 X86 相比, ARM 的 RISC 架構由於不需要複雜的晶片設計,可以在相同條件下提供更快的執行速度,大約是 CISC 的 2 到 4 倍。此外,RISC 架構使得晶片可以更小、功耗更低、成本更低,同時提高效能。這一特點在當前進入先進製程的半導體產業中尤為重要,隨著算力的提升,能源消耗速度亦逐漸增加,使 ARM 架構成為開發新一代 PC 處理器的有力候選。
微軟將導入 Prism 轉譯器解決採用 ARM 架構的軟體相容性問題
然 ARM 架構要侵略 PC 產業需面臨一個主要問題 — 軟體相容性。簡單來說,X86 架構在 PC 市場已稱霸多年,因此對於設計者而言,繼續採用 X86 架構所能獲得的資源也最多。若要進行更改,則設計難度將大幅提高,且因為採用非 X86 架構,設計者必須克服許多原有軟體功能無法相容的問題。而此次的新機款並非微軟第一款採用 ARM 架構筆電,在先前微軟便推出過了,只不過當時的迴響並不好,利用強行模擬的方式,讓 ARM 版的 Winodws 去相容 X86 版的程式,使得電腦狀況百出,執行效率與顧客使用心得很差。
而針對此問題,微軟祭出了新措施,Windows 11 將會導入 Prism 轉譯器,拋棄讓 ARM 去適應的做法,類似於蘋果在 MacOS 應用的 Rosetta 2,選擇將 X86 架構的程式進行轉換成可在 ARM 架構平台執行的狀態。據微軟所述,透過 Prism 轉譯器,執行速度在相同硬體條件下有望提升一成至兩成,同時微軟也針對 ARM 架構開發了可直接應用的軟體,總合以上,可見微軟對 ARM 架構所付出的背後努力,儘管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卻可看出若軟體相容性已出現解決辦法,未來 CPU 架構的應用上,ARM 有望持續取代英特爾的 X86 ,因此CMoney 研究團隊對於 ARM 未來的獲利成長表現,看法十分樂觀。
功效比 MacBook Air 還強!? 蘋果要被比下去了嗎
在前面我們提到,新機型中的 NPU 每秒可以執行 45 TOPS,是蘋果 Apple (AAPL) 的 M3 神經引擎晶片 18 TOPS 的兩倍多,甚至超過了新款 M4 iPad Pro 的 38 TOPS,是目前市場上,能為筆記型電腦提供最高的每瓦 NPU 效能。根據微軟的測試,Surface Laptop 在多核性能上超越蘋果的 M3 MacBook Air,且預估運行效能將較其快 58%。然值得注意的是,高通 Snapdragon X 系列晶片上的核心都是「性能」核心(P-core),而不是像蘋果和其他公司那樣分成 P-core 和「效率」核心(E-core),也就是說高通對於效能的野心更高,並沒有使用效能較低且功耗較低的核心來處理一些輕度需求的工作,也因此在效率上是否能夠超越蘋果,仍需待後續更多實測數據來判斷。
此外,以能耗比來看,13.8 吋的 Surface Laptop 電池電量為 54 瓦時,15 吋為 66 瓦時,以微軟內部標準,可分別觀看 20 或 22 小時的影片,以及 13 或 15 小時的網頁瀏覽。相較之下,13 吋 M3 MacBook Air 電池電量為 52.6 瓦時,15 吋為 66.5 瓦時,基本與 Surface Laptop 無差異,然蘋果 13 吋 M3 MacBook Air 經測量僅能觀看 18 小時的影片或 15 小時的網頁瀏覽,因此在能耗上,微軟是小贏的局面。最後是記憶體的部分,Surface 的記憶體配置區間為 16GB 至 32GB,而 MacBook Air 則是8GB 至 24GB,因此當涉及大量的資料處理、圖形渲染或類比運算等比較需要記憶體協助的工作時,蘋果可能相對表現較差。
儘管 Surface Laptop 跟 M3 MacBook Air 相比有贏面,不過 M3 已經對蘋果來說已經屬上一代的晶片,且若選擇於 MacBook Pro 系列,使用者可以選擇升級到 M3 Pro 和 M3 Max 晶片,相比之下恐優勢不大,然其價格是銷售的一大優勢,與 M2 MacBook Air 的起價相似,而 15 吋 M3 MacBook Air 售價為 1,300 美元,MacBook Pro 起售價則為 1,600 美元,因此對於考量價格因素的顧客來說,Surface Laptop 可能更吸引人。然蘋果新發布的 iPad Pro 已經使用了 M4 晶片,預計 MacBook 系列也將緊隨其後,若 Surface Laptop 目前水準並未跟 M3 拉開明顯差距,那面對 M4 在效能上恐將落後,再加上微軟在軟體相容性的問題上是否能 100% 完美解決仍存在疑慮,因此微軟要在 PC 市場將蘋果打壓,目前來看尚有一段路要走。
微軟蓄能大爆發,Copilot 加持 AI PC 潛力無窮
除了上述在 AI 相關的新策略外,微軟還針對多個項目提出了新功能,如透過 Microsoft File Explorer 整合 Git,讓開發者將能在 File Explorer 中追蹤其程式碼專案,支援查看文件狀態、提交資訊和當前分支。而這些新產品的推出,無疑都圍繞著一個中心思想 – 創造移動端的個人助理,鞏固微軟在生產力工具和雲服務市場的領先地位。這剛好也解釋了為何微軟選擇在ARM 架構上使用 NPU,而不是在傳統的 X86 架構搭配 GPU 發展 AI PC,NPU 搭配 ARM 架構賦予了 Surface 系列筆電高度個人化,可互動的本地端 AI 助理功能,同時也具備了與蘋果 Mac 相媲美的續航能力。
在【美股研究報告】微軟Azure雲端服務供不應求,帶動強勁增長期待,股價續揚創高可期!中我們分析到在雲端服務使用量供不應求,而隨著微軟對 Azure 雲端業務不斷擴張、建立合作關係,有望吸引更多潛在用戶,侵略亞馬遜的市占。同時,Microsoft 365 Copilot 的功能不斷更新,不僅可以提升客戶使用 Office 365 的便捷性,帶動訂閱用戶量提升。至於在 PC 領域,微軟仍在與蘋果激烈角逐,綜合評比下來再多個領域都勝過蘋果的 M3 MacBook Air,然站在這個蘋果即將更迭換代的時間點,效能要與蘋果新晶片 M4 抗衡恐有難度,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在軟體相容性是否能完美解決,若能解決,則在 Copilot 的加持下看好微軟未來在 AI PC 的進展。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IP大廠Arm 前途光明,且將推出自家AI晶片,進場時機浮現了嗎?
【美股研究報告】AI掀起手機和PC升級週期!高通 FY2025可望加速成長!
【美股研究報告】超微 2024 年 AI 晶片展望不及預期,股價溜滑梯,200 日均線能否撐住?
【美股研究報告】微軟Azure雲端服務供不應求,帶動強勁增長期待,股價續揚創高可期!
【關鍵趨勢】輝達最新GPU架構 – Blackwell,五大特色讓AMD及英特爾望塵莫及!有望推動下一波獲利!?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就是亞馬遜,AWS 增添 AI 雙翅後,展現雲端龍頭英雄本色!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