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目錄
AMD為CPU、GPU設計廠,主要對手為Intel與Nvidia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中文名:超微半導體)(AMD)是一家美國的半導體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顯卡、GPU)、晶片組、記憶體和其他相關產品,並提供相應的軟體和解決方案。
AMD的產品廣泛應用於個人電腦、伺服器、遊戲機、雲端運算、超級電腦、嵌入式系統和其他領域。
AMD的競爭力主要來自於其在高速運算、圖形和視覺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和領先優勢,其主要競爭對手包括英特爾Intel(INTC)、輝達Nvidia(NVDA)等。
AMD 22Q4營收、毛利率小幅回升,然消費端仍然疲軟,且併購費用拖累獲利能力
AMD 在22Q4的營收為56.0億美元(QoQ +0.6%、YoY +16.0%)。營收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在個人電腦、伺服器、遊戲機等市場的強勁需求,以及其在高速運算、圖形和可視化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和領先優勢;
AMD在22Q4的GAAP毛利率為42.9%,季增0.6個百分點,Non-GAAP毛利率也季增了1個百分點至51%。毛利率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其產品組合的改善,受惠資料中心晶片與FPGA佔比提升帶動,可見賽靈思的併購帶給AMD相當大的貢獻;
AMD 22Q4的稅後淨利大幅衰退為 2,100 萬美元(QoQ -68.2%、YoY -97.8%),主因是消費端需求疲軟且在22Q4認列了Xilinx(賽靈思)約10億美元的併購成本與負債;GAAP EPS為0.01美元,而Non-GAAP EPS 為0.69美元。
AMD 在客戶端PC產品遭遇強勁逆風,下游減少叫貨,庫存調節致客戶端衰退
AMD在併購賽靈思Xilinx與Pensando後,因整體產品組合更加全面性,故改變營收分類方式,分為四個營收部門:
- Data Center(資料中心部門)包含伺服器CPU、GPU、Xilinx與Pensando在資料中心的應用
- Client(客戶端部門)則是包含桌上型、筆記型PC的處理器與晶片組
- Gaming(遊戲機部門)包含了獨立顯示卡以及半客製化(如PS4、PS5)的遊戲機產品
- Embedded(嵌入式部門)主要為原賽靈思的業務,加上AMD本身原有的小部分產品所組成
就部門別進行分析:
- 資料中心部門的營收為16.6億美元(QoQ +2.9%、YoY +42.3%),主要是由於第三代 EPYC 伺服器處理器的營收增長,以及第四代 EPYC 處理器的初期銷售。資料中心的營業利益為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7億美元有所提高。營業利益的增加主要是由於營收的增加,部分抵消了為了支持營收增長而增加的研發投資。
- 客戶端部門的營收為9.0億美元(QoQ -11.6%、YoY -50.6%),主因為處理器的出貨量減少,受PC市場的疲軟和PC供應鏈的大幅庫存調整等影響。獲利能力層面,客戶端的營業損失為1.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營業利益5.3億美元大幅下降。營業損失的增加主要是由於營收的減少。
- 遊戲機部門的營收為16.4億美元(QoQ +0.8%、YoY -6.7%),主要是由於遊戲顯示卡的營收減少,部分抵消了半客製產品的銷售增加。遊戲機部門的營業利益為2.7億美元,營益率16.2%,較去年同期的4.07億美元、營益率23%有所下降。營業利益的減少主要是由於顯示卡的營收減少。
- 嵌入式部門的營收為14.0億美元(QoQ +7.2%、YoY +1867.6%),主要是由於納入了賽靈思Xilinx的嵌入式營收。嵌入式部門的營業利益為7.0億美元,營益率50.0%,從前一年同期(21Q4)的1,800萬美元巨幅提升主因為納入了Xilinx所貢獻。
2022下半年消費動能消退,抵銷了上半年的強勁成長,AMD 2022年Non-GAAP EPS 3.50美元
AMD在2022年的營收年增43.6%至236.0億美元,其增長主要是由於資料中心和嵌入式部門的強勁銷售;另一項帶動營收成長的因素為AMD在22Q1後半段正式併購賽靈思Xilinx,並且與AMD原有業務發揮綜效;然而,儘管在22Q1~22Q2在各項應用均有顯著成效,AMD在22Q3起,隨著總體經濟的驅使,例如通膨高漲帶來的升息,導致消費動能迅速降溫,使AMD與各大科技廠面臨營運逆風,抵銷了AMD在資料中心端所帶來的巨幅成長。
獲利能力層面,AMD在2022年全年的GAAP毛利率年減3.4個百分點至44.9%,若排除賽靈思併購的成本,AMD調整後的Non-GAAP毛利率,年增2.8個百分點至52.0%;GAAP稅後淨利13.2億美元(YoY -58.3%),EPS 0.85美元,而排除併購成本後,其Non-GAAP稅後淨利55.0億美元(YoY +40.6%),Non-GAAP EPS則為3.50美元。
AMD在CPU市場與英特爾Intel競爭,近期表現雖與產業一同衰退,但幅度較小
近兩年在AMD的營收中,約45%~60%由企業端與消費端的CPU所貢獻,因此伺服器CPU市佔率九成以上、消費端CPU市佔率過半的英特爾是AMD的主要競爭對手。 隨著AMD使用台積電製程工藝趕上Intel CPU的效能,其已逐步開始威脅Intel的市場份額,在伺服器市場也有所斬獲。22Q4 Intel在資料中心部門營運呈現衰退,而AMD為增長的表現可見一斑。另外,由於Intel積極開發晶圓代工業務IDM 2.0,導致其獲利能力受損,Intel甚至預期23Q1即將邁入虧損,使AMD在財務表現上更具吸引力,表現也較為穩定。
ChatGPT等AI運算獨立顯卡市場,輝達Nvidia仍坐擁多項優勢
顯卡業務方面,AMD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穩坐龍頭的輝達Nvidia。輝達是一間專門設計獨立顯卡GPU的公司,且廣為消費端的遊戲、影音與圖像處理,企業端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所需求。
隨著由微軟(MSFT)投資的OpenAI所開發的ChatGPT,在2022年11月橫空出世,以及在2023年2月推出結合微軟搜尋引擎Bing與ChatGPT的New Bing服務,再再使得人們對AI的應用有了更上一層的認知,所有人趨之若鶩的去該網站體驗對話型的AI服務,然目前AI運算仍然是輝達的天下。
相較於AMD,輝達顯卡的效能佳、相容性高,以及其擁有獨家的CUDA開發環境(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架構),使得其在企業級顯卡市場市佔率達九成以上。
AMD僅在消費級GPU多有著墨,企業級尚未能與輝達一比,但透過併購賽靈思擴展AI業務
AMD有推出自身GPU,然著墨未如輝達深,目前仍主要從消費級市場切入。近期AMD的關鍵舉措為透過併購FGPA大廠賽靈思,以在AI浪潮中不落人後,FPGA可以幫助開發者優化晶片設計,做為AI運算加速器;
另外,AMD在2023上半年即將推出以第四代EPYC為基礎,針對雲端運算打造的Bergamo CPU、Instinct系列的MI300資料中心等級APU(包含CPU與GPU的處理器),均較以往產品擁有更高效能,提供企業客戶來應付更複雜的應用。
即使目前AMD還沒有足以能夠與輝達顯卡及其生態系一較長短的能力,不過訓練AI所需使用的GPU算力,在現在實際的應用推出後,想必需求會進一步提升,AMD有機會逐步重現侵蝕Intel的CPU市場份額一樣,在未來繼續打入輝達統治的GPU市場。
AMD估PC市況將在23Q1觸底,較同業為早,具有競爭優勢
展望23Q1,AMD管理層表示在各項部門中,僅資料中心(企業級CPU)與嵌入式(FPGA)仍維持強勢呈現年成長,不過由於各客戶庫存堆積已高,表現恐將不如上一季的22Q4;消費級CPU與遊戲機晶片則均持續呈現疲軟表現。
好消息是,AMD認為其個人電腦PC,也就是消費級CPU的表現將在23Q1觸底,23Q2開始需求有望微幅回溫,而其他半導體業者,如英特爾、德州儀器(TXN)與產業分析師,預期下半年才開始市況反轉,時間點更早。
CMoney研究團隊因此調整AMD 23Q1的財報預估,預期營收由59.5億美元調降11%至52.9億美元(QoQ -5.5%、YoY -10.1%),主因為各產品消費力道下降,毛利率43.2%,營益率-2.7%,獲利能力受先前併購賽靈思與Pensando之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而拉低,GAAP EPS -0.08美元,排除攤銷費用後的Non-GAAP EPS為0.65美元,受消費端影響,預期仍不如先前預期的0.88美元。
AMD在2023年有望先苦後甘,預期表現相對亮眼,建議買進
2023全年部分,由於根據AMD在法說會之解釋,消費力道在23Q1將會面臨超出預期的疲軟,而23Q2後得以回溫,因此CMoney研究團隊同步下調其全年營收預估8.2%至234.1億美元(YoY -0.8%),毛利率年減1.9個百分點至43.0%、營益率-0.9%,主因為認列攤銷費用所致,GAAP EPS 0.22美元,排除攤銷影響的Non-GAAP EPS為2.97美元。
考量AMD管理層對其客戶庫存去化速度,以及企業伺服器相關的強勁需求均具信心,CMoney研究團隊則認為AMD在當今的市場定位不僅成長空間大,CPU產品線的表現也較Intel為佳,受總經逆風影響程度相對小,具競爭優勢。目前AMD股價位於歷史本益比評價下緣,故我們維持對AMD的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110美元。
(延伸閱讀:【美股研究報告】超微AMD 22Q3 財報大暴雷,Ryzen 7000、Genoa處理器推出有機會觸底反彈嗎?)
(延伸閱讀:【美股研究報告】超微AMD 22Q2不畏市況,財報聲勢高漲輾壓競爭對手)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