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全篇財報數字依循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
Booking前身為Priceline Group,逐漸轉型為滿足遊客一站式購足的線上旅遊平台
Booking Holdings (NASDAQ:BKNG) 是全球線上旅遊業(OTA ,Online Travel Agency)產業的龍頭。公司前身是Priceline Group,以C2B商業模式「Name Your Own Price」聞名,由消費者可以先行出價,若是企業端可以接受,則雙方才達成交易。這種商業模式可以讓消費者以理想的價格取得想要的服務,又可讓企業端消化多餘的量能,此模式一推出一炮而紅!然而因敵不過行動裝置的即時性、便利性,又有企業端不接受訂單的不確定性,Name Your Own Price逐漸式微,Priceline結束這項服務。
2005年Priceline Group 併購Booking.com,集團改名為Booking Holdings,逐漸轉型成為滿足遊客一站式購足遊客食、衣、住、行的線上旅遊平台,目前旗下主要品牌有: 1. 專注發展北美旅遊業務的Priceline、2. 特別經營歐陸業務的Booking.com、3. 用以拓展亞太地區業務的Agoda、4. 全球租車平台 Rentalcars、5. 旅遊服務搜尋引擎 KAYAK、6. 全球餐廳預訂平台 OpenTable。Booking 整體擁有來自超過 2,800 萬間酒店、住宅、公寓和其他另類住宿場所的房源,為 220 多個國家的旅行者提供服務。
Booking 採代理模式經營,可迅速擴張,較易形成大者恆大
OTA產業的經營模式主要可分為代理模式(Agency Model)及經銷模式(Merchant Model)。代理模式為平台媒合服務供應商及消費者,從中抽取傭金;經銷模式則是公司先向供應商將商品買下後,再加價賣出從中賺取差價。觀察Booking與主要競爭對手Expedia (NASDAQ:EXPE)代理及經銷比例,Booking 主要採用代理模式,代理/經銷佔比為61%/34%,剩餘5%主要為廣告收入;而Expedia則採經銷模式,代理/經銷佔比為27%/64%。
相比之下,CMoney研究團隊較看好Booking的發展方向。主因為:1. 由於歐洲、亞洲旅館產業較少由少數連鎖集團掌控的情形,集中度較低,採用代理模式較可省去和個別旅館一間一間簽訂合約冗長的程序;2. 相較經銷模式,平台與旅館的結算週期通常長達1個月以上,反觀代理模式下房客只要一入住,旅館即可收到帳款,提高旅館業者簽約意願。因此CMoney研究團隊認為,採用代理模式的Booking較有機會達成跨邊網絡效應(Cross Network Effect),挾著龐大的合作夥伴,吸引更多用戶,增加雙方對平台的黏著度,形成大者恆大。
Booking提供完整旅遊解決方案,預期可在AA市場中瓜分市佔
除了一般旅館可作為旅遊住宿選擇,Airbnb橫空出世,推出以出租私人公寓、豪宅、木屋等特色房源的另類住宿選擇( AA, Alternative Accomodation),既可滿足小資族簡易方便的住宿需求,又可滿足希望追求深度旅遊的消費者所期望的體驗。根據調研機構Gran View Research,2021年全球AA市場規模達1,273億美元,2022到2030年CAGR(年複合成長率)達16.4%,AA市場深具發展潛力。
2018年,Booking 加入AA市場的戰局,雙方開始一系列特色房源的比拚。比較Booking 和 Airbnb的AA room nights(出售的房間總夜數),Booking 約8,000萬個單位,Airbnb約為1億個單位,兩者差距不大。考量消費者在平台間轉換成本低,CMoney研究團隊認為,最終影響消費決策的因素仍回歸價格與方便性。考量Booking集團經營的規模較大(2021年Booking營收規模約110億美元,Airbnb同期營收規模約60億美元),且Booking可提供住宿、機票、租車、體驗活動、門票較完整的解決方案,CMoney研究團隊認為Booking將能瓜分Airbnb的市佔。
短中期旅遊業將迎來疫後復甦
隨各國新冠疫苗施打率提高,全球新冠疫苗施打兩劑佔總人口比率超過一半,各國逐漸開放邊境,恢復正常生活。目前開放地區以歐、美為主,亞洲地區除了最早開放邊境的東南亞,日、韓亦在10月、11月宣布開放國際觀光,雖然中國尚未開放邊境,但於2022/11/29宣布放寬防疫政策,露出解封的曙光。
在2022年通膨下,民眾的荷包受到擠壓,各產品的消費的意願出現分歧。非民生必須消費品如消費性電子產品、服飾,民眾購買意願較低;然而因各國紛紛鬆綁旅遊出入境限制,民眾逐漸可以恢復自由活動,開始展開報復性旅遊,且2021年因疫情低基期影響,以美國為例,美國民眾在航空、旅宿、娛樂業成長性亮眼!
Booking 22Q3受報復性旅遊需求驅動,不畏通膨,營運報喜!
Booking 22Q3營收達60.5億美元,季增40.9%、年增29.4%,主因為受到疫後復甦民眾報復性旅遊,帶動住宿量。觀察Booking的行銷費用季增3.3%、年增30.3%,銷售服務費用(大部分是與經銷模式下相關交易費用)季增26.6%、年增46.4%,更是反映出民眾出外旅遊意願高昂,驅動 Booking 獲利能力,稅後淨利季增94.4%、年增27.5%,稀釋EPS達41.98美元。整體而言,Booking 22Q3營運表現亮眼!
進一步拆分影響營收因素,和19Q3相比,針對訂房情形,Booking22Q3的訂房天數上升8%,雖平均每日訂房金額(Avreage Daily Night, ADR)受到強勢美元的影響,仍有3.4%的上升,可見Booking的營運表現甚至超越疫情前水準!
各國逐步解封,預期Booking 2022年營運逐步恢復疫情前水準
Booking在22Q3電話會議中表示近期的成長動能仍是來自歐美地區,22Q4雖有卡達世足賽、美國感恩節、歐美聖誕節等重要活動及假期,但因北半球逐漸進入冬季,暴風雪可能導致航班延誤甚至取消,且積雪亦不利民眾開車出行,故民眾出遊的意願較低,10-12月是Booking的傳統淡季,再加上日、韓甫開放邊境,旅遊量能尚未完全復甦,故預期22Q4營運表現將遜於22Q3。然而因受到21Q4低基期影響,營運仍會優於同期表現,故預期Booking 22Q4營收季減34.9%、年增32.2%達40億美元。受到營收下滑影響,連帶營業利益率季下滑15.4個百分點僅27.3%,稅後淨利季下降50.8%僅8億美元,稀釋EPS僅20.81美元。
綜合來看Booking 2022年表現,受惠各國邊境逐步解封帶來的旅遊需求反彈,雖然在高通膨的環境下使民眾荷包縮水,但是民眾並未減少出遊意願,預估將驅動Booking 2022年營收年上揚55%達170億美元。高營收也帶動Booking的獲利表現,營業利益率年增加5.9個百分點達28.7%,稅後淨利達26億美元,年增126.9%,稀釋EPS達65.8美元,逐步接近疫情前水準。
持續受惠各國疫後復甦,又美國缺工潮緩解,持續看好Booking 2023年營運表現!
展望2023,統計顯示2022年旅遊人次已接近2019年疫情前水準,根據華爾街日報,美國航空業缺工潮可望在2023年逐步緩解,將可持續推升旅遊服務量能,有益於疫後復甦。此外,中國受到內部白紙革命浪潮影響,已於2022/11/30釋出將鬆綁防疫政策的訊息,2023年有望逐步恢復旅遊潮,帶動Booking在中國的轉投資旅遊業者業績,Booking仍可維持成長動能,因此預計Booking 2023年營收上升15.1%達195億美元,推升營業利益率達30.5%,稅後淨利年增70.6%為45億美元,稀釋EPS達116.68美元。持續看好Booking 2023年營運表現!
看好Booking經營模式,預期營運可持續成長,投資建議為逢低買進
以Booking 2022/11/30 收盤價2,079美元、 2023年預估之稀釋EPS計算,目前Booking本益比為17.8倍。雖近年線上旅遊產業競爭激烈,但CMoney研究團隊看好Booking以抽取佣金為主的營運模式,及提供完整旅遊解決方案的優勢,加上2022年至今全球飽受高通膨環境下,Booking營運仍逐步恢復正軌,甚至超越疫情前水準,因此預期Booking 2023年有望持續受惠全球疫後復甦,帶來的旅遊需求反彈,故給予逢低買進的評等,以20.5倍本益比計算,目標價2,391美元。
延伸閱讀:
【美股研究報告】Booking—全球線上旅遊業龍頭,疫後復甦,否極泰來!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