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英特爾Intel為世界級半導體龍頭,主要生產CPU,然近期受總經逆風而見到PC與伺服器疲軟,建議區間操作
英特爾Intel(INTC)為CPU市佔最高的公司,成立於1968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為一IDM廠(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垂直整合製造),負責半導體設計、製造與銷售一條龍的業務。
英特爾從一開始生產記憶體,發展到現在,以個人電腦、伺服器CPU聞名,主要競爭對手為CPU設計廠AMD(AMD)。
英特爾22Q4營收140.4億美元,Non-GAAP EPS 0.10美元,不如CMoney研究團隊與市場共識的預期,公司管理層表示受總經條件影響,消費端衰退超乎預期,伺服器晶片的需求也持續疲軟,導致銷售下滑,拖累營收與獲利。
故CMoney研究團隊下調Intel 2023年營收預估值至506.2億美元,Non-GAAP EPS則預估為0.50美元,建議區間操作。
英特爾Intel在22Q4,主要產品線均呈現年衰退態樣
Intel公布22Q4財報,營收140.4億美元(QoQ -8.4%、YoY -31.6%),低於CMoney研究團隊先前預估的150.2億美元,也同時低於市場預期的145.7億美元。
本季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DCAI)與邊緣運算事業群(NEX)的銷量均符合預期,可見企業端的消費力道雖因總體環境收手,但仍在合理預期範圍內;
惟客戶運算事業群(CCG),也就是瞄準一般消費者的產品,則持續遭遇逆風,使22Q3時桌上型電腦的銷售大幅季成長顯得曇花一現。
Intel之營收分類方式與去年有所不同,詳細請參照2022/4/29的報告。主要分成下列6大事業群:
- CCG(客戶運算事業群)22Q4營收66.3億美元(QoQ -18.5%、YoY -35.7%),受到總體經濟環境逆風影響,通膨上升導致消費力薄弱,雖售出的CPU平均單價(ASP)在新產品推出下有所提升,然而高階產品的推出不足以彌補整體銷售量的急遽下滑,速度快過公司的預期,導致營收季減年減。
- DCAI(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事業群)22Q4營收43.0億美元(QoQ +2.3%、YoY -33.0%),DCAI業務包含瞄準企業端市場的伺服器等級CPU、FPGA(可讓使用者調整邏輯設計的積體電路)等產品。
理應要對英特爾創造最大營收與獲利貢獻的DCAI事業群,在22Q4的需求環境仍然疲軟,與AMD威脅伺服器市場的情況持續下,營收年減33%,不過隨著客戶逐步更新設備,帶動ASP(平均銷售價格)提升而使營收略幅季增。 - NEX(網路與邊緣事業群)22Q4營收20.6億美元(QoQ -9.0%、YoY -1.2%),資料中心所使用的5G與乙太網路以及邊緣運算相關的產品需求走軟,主因為受到通膨因素壓抑各科技廠對邊緣運算的開支,因此NEX的營收仍呈現負成長。
- AXG(加速運算系統與圖形事業群)22Q4營收2.5億美元(QoQ +33.5%、YoY +0.8%),由高階的伺服器晶片Sapphire Rapids HBM(High Bandwidth Memory,高頻寬記憶體)所貢獻。
- Mobileye 22Q4營收5.7億美元(QoQ +25.6%、YoY +58.7%),Mobileye(MBLY)為Intel的自駕車部門,是其成長性最穩定的事業群,目Intel已經拆分Mobileye出去成為一間獨立公司上市,並掌握經營權。
- IFS(晶圓代工服務)22Q4營收3.2億美元(QoQ +86.5%、YoY +30.2%),受惠車用產品出貨帶動,而使IFS的季營收創新高。
Intel 22Q4營收獲利大幅不如CMoney與市場預期,喪失規模經濟效益使英特爾雪上加霜
回到英特爾22Q4的財務表現,營收140.4億美元(QoQ -8.4%、YoY -31.6%),毛利率季減3.4個百分點至39.2%,主要是受到銷售規模下降影響。
Intel身為固定成本高昂的半導體IDM廠,損失了規模經濟效益,毛利率與整體獲利能力即因此受拖累;稅後淨利 -6.6億美元(QoQ轉虧、YoY轉虧),EPS為 -0.16美元,不如CMoney預期的 -0.09美元;Non-GAAP EPS 0.10美元,劣於市場預期的 0.22美元。
由此可見,雖然英特爾管理層以及市場分析師已有英特爾在22Q4時,將面臨總體經濟環境嚴峻,以及個人電腦消費力道薄弱的共識,但衰退的幅度顯然超乎想像,並且公司評估有很大的機會延續至23Q2。
Intel的營運在2022年每況愈下,消費力道疲軟使庫存堆高,庫存去化的過程影響財報表現
Intel在22Q1(2022年4月)的法說會中,針對2022年全年的財測預估營收為760億美元,GAAP毛利率49%、EPS 4.19美元;Non-GAAP毛利率52%、EPS 3.60美元。
然而,自22Q2起,通膨數據節節攀升並居高不下,聯準會開始急遽升息壓抑通膨,導致下自消費端、上至尖端科技廠無不削減開銷,使得半導體業者庫存堆積。
在積極去化庫存的進程中,讓如兩大CPU廠Intel、AMD以及顯卡GPU廠輝達NVIDIA(NVDA)等公司大幅調降財測,並繳出差強人意的財報成績。
原先於22Q1、22Q2時,CMoney研究團隊認為Intel第13代CPU在年底推出後有望推升營收,然而總經的逆風強勁,最終英特爾2022全年營收僅為630.5億美元(YoY -20.2%),低於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財測的17.0%,GAAP EPS 1.94美元(YoY -60.1%)、Non-GAAP EPS 1.84美元(YoY -65.3%),更不到先前預估的一半。
Intel提供的23Q1財測明顯低於市場預估,並悲觀看待2023上半年,23Q1 Non-GAAP EPS估為 -0.16美元
Intel在22Q4的法說會上,給出23Q1的營收財測為105~115億美元,大幅低於CMoney研究團隊先前預估的150.1億美元,以及市場預期的139.3億美元,Non-GAAP EPS更預期轉為虧損0.15美元,可見長期樂觀的英特爾管理層的態度也轉為保守悲觀。
Intel認為23Q1營運仍會受到總經需求逆風導致庫存調整、以及22Q1的高基期影響,銷售負成長的時程較先前預期的長,因此CMoney研究團隊同步將先前預估Intel的23Q1營收表現,由150.1億美元下調至108.6億美元(QoQ -22.6%、YoY -40.8%),毛利率38.3%,稅後淨利 -21.3億美元,GAAP EPS -0.51美元,Non-GAAP EPS -0.16美元。
Intel預期2023全年PC出貨位於先前預期的下緣,庫存仍在去化,期待新品帶動買氣,預估Non-GAAP EPS 0.50美元
展望2023全年,Intel於2022年預估2023年PC(個人電腦)市場的出貨規模會落在2.7~2.95億台之間,公司此次預期最多只會落在2.7億台上下;
伺服器晶片的部分,終於在23Q1開始量產出貨的新伺服器晶片Sapphire Rapid有望在2023年貢獻營收與回收成本,不過整體來說,英特爾管理層預估23H1(2023上半年)將與個人電腦一同衰退,兩者都將加速庫存去化的腳步。
好消息是,23H2起,市況有望在中國復甦的推動下觸底反彈,若第14代消費級CPU Meteor Lake能如期在23H2推出,更有望推升買氣。
考量公司財測隱含市況較先前預期差的預期,CMoney研究團隊預估英特爾2023年之全年營收,由634.9億美元下調20.3%至506.2億美元(YoY -19.7%),毛利率 40.0%,稅後淨利 -63.8億美元,GAAP EPS -1.52美元,Non-GAAP EPS 0.50美元,投資建議維持區間操作。
(延伸閱讀:【美股研究報告】英特爾Intel 22Q3 見到消費端反彈,然企業端遭逢逆風,有什麼因應策略呢?)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