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解析
美國昨日公布 9 月 ISM 服務業 PMI 指數從上個月 51.5 竄升至 54.9,大幅優於市場預期的 51.7,顯示目前美國經濟主要依靠服務業支撐,彌補製造業的疲軟。而初次請領失業金人數略高於預期,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內,加強市場對經濟的信心。
不過,地緣政治方面,美國總統拜登認為以色列不排除有攻擊伊朗能源設施的可能,使投資人戒慎恐懼,VIX 大漲 8.3%,美股跌多漲少,能源股表現則最為強勢。
個股方面,Palantir (PLTR) 宣布與 Edgescale AI 合作推出 Live Edge 平台,此平台將把 AI 應用於製造業、公用事業等領域,刺激股價大漲 4.67% 至每股 39.24 美元,距離歷史新高 45 美元已不到 15%。另外,輝達 (NVDA) CEO 黃仁勳表示 Blackwell 需求異常強勁,目前正全面投產,預計將按計畫於第 4 季出貨,刺激股價上漲近 3.4% 至每股 122.85 美元,帶領科技股成為昨日除能源股外唯二逆勢上漲的類股。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 9 月服務業增長創新高,經濟前景穩健但雇傭壓力持續
美國 9 月服務業擴張速度顯示經濟依然強勁,特別是新訂單和商業活動的增長推動。然而,雇傭指數下滑反映出招聘壓力,尤其是在工人短缺領域。儘管服務業保持強勢,但通膨壓力和選舉帶來的不確定性仍是潛在風險。
重點摘要
- 服務業增長強勁
9 月非製造業指數達 54.9,創 2023 年 2 月以來新高,表明服務業持續擴張。 - 新訂單與商業活動攀升
新訂單指數達 59.4,商業活動指數報 59.9,顯示經濟需求強勁。 - 雇傭市場壓力
雇傭指數降至 48.1,顯示招聘放緩,尤其在工人短缺行業。 - 通膨壓力抬頭
9 月價格指數升至 59.4,表明物價壓力隨需求增長復甦。 - 經濟前景不確定性
受美國大選影響,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有所下降。
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上升,颶風與罷工對就業市場影響加劇
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在上週略有上升,主要受颶風海倫和波音罷工的影響。儘管申請人數依然較低,但未來幾周這些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就業數據。罷工可能對供應鏈和相關企業造成壓力,導致臨時裁員,進一步增加經濟不確定性。
重點摘要
- 初領失業金人數攀升
上週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達 22.5 萬人,高於預期,反映出就業市場壓力。 - 颶風與罷工影響
颶風海倫和波音及港口罷工扭曲了就業數據,可能推高未來失業人數。 - 企業裁員趨勢
9 月裁員人數按年成長 53.4%,顯示企業裁員計畫增多。 - 罷工帶來長期風險
如果罷工持續,將進一步壓低就業數據,增加供應鏈中斷風險。 - 市場不確定性加劇
就業市場健康狀況因多重因素而面臨挑戰,未來經濟走勢尚待觀察。
產業
美國《晶片法案》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已發放超過 350 億美元資助
《晶片法案》自簽署以來,已顯著推動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增長。美國政府為半導體製造和研發提供的資助,將大幅增強國家競爭力,並且吸引眾多國際企業如台積電、三星等進行重大投資。隨著法案的持續執行,未來美國將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擁有更強的地位。
重點摘要
- 巨額投資
美國政府投入 2800 億美元,重點支持半導體製造與創新,已撥款超過 350 億美元。 - 主要資助企業
英特爾、台積電、三星等 12 家企業分得約 315 億美元,專注於工廠建設和技術升級。 - 擴大產能
多家企業在美國境內擴建工廠,提升尖端技術生產能力,促進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 - 國際企業參與
台積電、三星等國際企業參與美國半導體發展計劃,促使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重塑。 - 未來展望
半導體產業在《晶片法案》支持下,未來幾年內將大幅提升美國的全球競爭力。
個股
OpenAI 完成高達 1,570 億美元估值融資,並獲得 40 億美元信貸額度
OpenAI 最新融資輪成功籌集 66 億美元,並獲得多家金融機構提供的 40 億美元信貸額度,使其流動資金超過 100 億美元。儘管公司收入大幅增長,但龐大的成本壓力和高管離職也讓未來充滿挑戰。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研發、基礎設施擴展及吸引頂尖人才,以保持競爭力。
重點摘要
- 最新融資
OpenAI 以 1,570 億美元估值完成融資,籌集 66 億美元。 - 信貸安排
獲得來自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提供的 40 億美元信貸額度,無抵押,利率約為 6%。 - 資金用途
資金將用於研究、產品開發及基礎設施擴展,並吸引更多人才。 - 營收增長
預計 2024 年營收將達到 116 億美元,但因高昂的 GPU 採購成本,2023 年虧損預估達 50 億美元。 - 高管變動
近期多位高管離職,公司內部正討論重組為營利性企業的可能性。
特斯拉召回 2.7 萬輛 Cybertruck,因照後鏡影像延遲問題
特斯拉 (TSLA) 因照後鏡影像延遲問題,宣布召回逾 2.7 萬輛 Cybertruck,這是該車型目前最大規模的召回。儘管問題能透過軟體更新解決,但這款備受期待的電動卡車在短期內多次召回,顯示出產品品質的挑戰。
重點摘要
- 召回原因
Cybertruck 照後鏡影像顯示延遲,影響駕駛視野,增加車禍風險。 - 規模
召回規模超過 2.7 萬輛,是該車型最大規模的召回。 - 軟體更新解決
特斯拉表示,此問題可以透過軟體更新來解決。 - 多次召回
今年 Cybertruck 已因其他問題進行多次召回,包括油門踏板、雨刷和外部裝飾問題。 - 市場影響
這款電動卡車是特斯拉更新產品線的重要車型,問題頻發引起投資者密切關注。
放大鏡觀點
美國 9 月 ISM 服務業指數的成長再次扮演重要穩定經濟信心的作用,建議投資人搭配今日即將公布的美國 9 月失業率及非農就業數據,市場預期失業率維持在 4.2% 不變,而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則預期從 14.2 萬人下降至 14 萬人。整體而言,經濟具有韌性是目前的基調,在衰退徵兆出現前不用過度擔心,就產業面來說,AI 硬體看輝達,AI 軟體看 Palantir,自駕技術看特斯拉 (TSLA),並從這些產業擴圈向外尋找潛力類股及個股,例如 AI 用電會需要的公用事業類股等,在目前多頭趨勢不變,但股價位處歷史高點的局勢下,可採逢低布局策略。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小非農高於預期,特斯拉交車差強人意,美股漲多跌少(2024.10.03)
【美股新聞】拜登推動晶片法案加速落地,免環評加速半導體工廠建設
【美股新聞】輝達Blackwell晶片進入量產,企業猛搶需求瘋狂!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