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ence與輝達深化合作,提升其CaLLM模型的運算能力和經濟效益,成功吸引投資者目光。生成式AI在汽車產業的應用持續升溫,未來有望成為智能汽車市場的重要推手。這次合作不僅鞏固了Cerence在車用AI市場的領導地位,也讓其股價單日翻倍,未來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微軟計劃在2025財年投入800億美元建設AI數據中心,以支持生成式AI技術與全球市場需求,超過一半資金用於美國。此舉旨在鞏固美國AI領導地位,對抗中國等國際競爭。儘管短期內資本支出激增可能壓縮利潤,但Azure雲業務的強勁增長顯示微軟此舉有望帶來長期市場優勢。
蘋果計畫在2025年推出多達20款新產品,包括iPhone 17系列、M4晶片的MacBook Air、Vision Pro 2及家庭智能設備等。儘管硬體是品牌的核心,服務收入仍為蘋果增長的主要動力。產品創新將鞏固其生態圈,進一步助力未來的現金流增長。
本週,12月就業報告、FOMC會議紀錄與Nvidia CES演講成美股焦點,航空、零售及建築板塊財報揭示潛在投資機會,投資者密切關注政策影響與個股催化劑。
美國12月ISM製造業PMI指數回暖,加上Mike Johnson續任眾議院院長,投資人解讀共和黨將團結支持川普去監管政策,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特斯拉狂漲8.2%,輝達、亞馬遜等權值股也有所表現。
特斯拉24Q4交車數據低於預期,2024全年因面臨車款老舊、競爭對手壓境等挑戰,交車量首度下滑,使股價重衰超過6%。不過平價車款、自駕計程車、人形機器人等長線題材未變,建議逢低布局。
中國擬限制鋰與鎵技術出口,鞏固供應鏈優勢。此舉恐衝擊西方鋰產商,阻礙中國企業海外擴張,並促全球供應鏈重組。
特斯拉2024年銷售下降1%,競爭與安全爭議重壓股價。Cybertruck表現疲弱,品牌形象受挫。計劃2025推低價車迎市場挑戰,創新速度成關鍵。
蘋果憑折扣策略改善中國市場銷量,AI平台帶動增長預期,多家投行上調目標價至250美元,華爾街看好其銷售復甦與長期創新潛力。
美股早盤在科技及能源帶動下醞釀反攻,惟恐攻事件引發避險情緒,主指跌多漲少。特斯拉24Q4交車數據欠佳,2024年交車量低於2023年使股價大跌;蘋果則因於中國降價銷售導致股價收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