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IBM)於財報會議中公布營收年增6%至167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帶動調整後EPS成長為3.35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3.30美元。超預期的營收表現與近年最大營收增速,帶動IBM盤後股價一度漲逾7%。
Netflix 21Q4公布財報後股價一路下跌,主要為22Q1展望悲觀所致。雖然疫情趨緩,但從迪士尼等競爭對手持續加大對串流業務的投資力度來看,影視產業長線趨勢不變,目前的股價修正應是反映對短期成長幅度預估之調整。
Facebook母公司Meta周一(
Shopify周一(1/24)表示將其配送網路進行調整,以助於其電商平台上的商家更能與大型零售商競爭,從而推升其股價反彈6%。
研究機構 DSCC 指出,未來幾年面板產能成長率將再次降到個位數水準,從 2021 年的增加 11% 降至 2022 年產能面積增幅約 7%,2023~2025 年產能年增率都在 5% 上下。而中國市佔率將在 2022 年突破 7 成,台灣面板廠市佔率則小幅滑落到...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需求強勁,福特將暫緩其油電混和皮卡Maverick的訂單,並於2023年恢復接單。
昨日美股開低走高,四大指數收盤全數上漲。原先對貨幣政策加速緊縮的擔憂未退,烏克蘭和俄羅斯緊張關係升溫,多國宣布撤離烏克蘭大使館,且美軍表示隨時待命,使VIX恐慌指數飆升至39,創2020年11月來新高,資金轉向避險資產,美元、黃金走高,拖累道瓊指數一度下跌超過1000 點;所幸,午盤過後大量低接買盤湧入,科技巨頭普遍強彈,帶動美股收復早盤跌幅,終止連續數日收黑。在標普11大類股表現方面,非核心消費、科技類表現較佳,公用事業、原物料則走勢疲弱。
德國半導體製造商英飛凌(Infineon)預估,晶片短缺問題有望在2022年夏季開始改善,並有望在明年結束,英飛凌汽車部門負責人Peter Schiefery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認為公司將能夠在2023年滿足市場的需求。Peter Schiefery也表示,為了滿足不斷成長的需求,英飛凌計劃擴大產能,包括於2021年落成、投資16億歐元(約18億美元)興建的奧地利Villach半導體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