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汽車供應鏈業者表示,當前8吋晶圓缺貨的情況將於2022年延續,並且預期直至2025年都難以扭轉,終端消費者對於消費性電子的需求如何受到疫情與通膨影響,對於漲價的接受程度以及廠商的成本轉嫁能力,將是2022年的市場觀察重點。
半導體
數位轉型趨勢使伺服器需求於2022年維持正成長,惟零組件長短料改善程度有待觀察。
近期DRAM價格跌幅有所收斂,然隨著明年首季市場需求走入淡季,DRAM均價仍維持下跌趨勢,預期2022年第一季DRAM價格跌幅約8~13%。
2021年步入尾聲,各大華爾街分析師紛紛給出2022年的市場預估,普遍預期2022年美股大盤漲幅將有所收斂。
如同近期財報亮眼的博通(AVGO)一般,美光(MU)本季度也受惠於企業端強勁的需求反彈,伺服器建置與企業上雲增速,彌補了後疫情時代消費性電子需求放緩的影響,記憶體元件受到長短料影響的情況預期將於2022年逐季緩解,近日與台灣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互相撤銷訴訟並簽屬供貨協議,更是確保了美光後續NAND產能足以支應各大資料中心與企業日益攀升的SSD需求。
2021/11/22美國以國家安全考量為由,反對韓系記憶體大廠SK Hynix於中國無錫廠引入EUV光刻機設備,近日甚至傳出未來連DUV設備出口也將受到限制,在國際局勢日漸升溫,各國紛紛將半導體產業發展列為國安議題的當下,美光更顯地緣政治優勢;優秀的產業定位與技術發展,加上相較於其他科技公司偏低的估值,美光值得長線投資人持續關注。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期發
昨日美股震盪走低,四大指數收盤全數下跌。雖上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微幅升高,但受惠房地產新屋開工、營建許可等多項數據優於預期,且拜登簽署調高債務上限法案,加上.....
為了因應全球晶片短缺以及越發險峻的地緣政治風險,各國開始大力資助本土晶圓廠擴建產能, 根據全球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預估,2019年到2024年全球將增加38座12吋晶圓廠,共達到161座12吋晶圓廠,規模龐大的擴建潮甚至引起市場對於2023年晶圓代工產能將供過於求的擔憂。
無論供過於求的情況是否發生,對半導體晶圓廠設備商而言,未來數年都將迎來龐大的市場需求,應用材料(AMAT)身為晶圓設備業龍頭,在邏輯代工、DRAM及封裝設備上都為市占率龍頭,將是這場產能競賽中的最大贏家,半導體產業最上游的位置,也使其營運確定性遠勝有需求之慮的產業鏈下游。
根據Deloitte報告指出,全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