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十一,iPhone銷量降4%,華為成長66%,蘋果銷售額達13.9億美元,顯示中國品牌在國內崛起,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因iPhone 15增長。
iPhone
蘋果公司公佈FY23Q4財報,顯示由於中國市場不振和需求減弱,銷售連續第四季下降,並在盤後交易中下跌3.5%。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已要求公務員不得在工作期間使用蘋果的iPhone。CMoney研究團隊以最壞情況來看,銷售量或減少1,000萬支,或將導致蘋果FY2024將失去iPhone在中國地區約25% 營收。
蘋果( AAPL ) 可能會放棄其 iPhone 15 Pro 機型中備受期待的功能,這一變化對 Cirrus Logic 和 AAC Technologies 尤其不利。
由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智慧型手機需求下滑,中國零售商大幅降低 iphone 14 價格。
蘋果Apple FY23Q1財報中,雖然推出的iPhone 14系列不斷出貨,然而公司面臨了巨幅的匯損影響與中國供應鏈產能問題,使得FY23Q1營收年衰退5.5%至1,171.5億美元;EPS 1.89美元,不如CMoney前次報告預期的2.10美元,也同樣不如市場預期的1.94美元。
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表示,中國的 Covid-19 清零政策正威脅到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漫長的等待時間表明,現在訂購新型 iPhone 的人可能無法在假期之前拿到新貨當作禮物送禮,可能會損害蘋果第四季的銷售。
考量蘋果Apple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大環境之衰退處境,仍繳出亮眼成績,尤其是個人電腦Mac的表現優異,顯著優於市場中的其他品牌,軟硬體結合的生態圈促使消費者更願意擁抱各項產品,在市況不佳中,有護城河的保護。
富士康表示,此次 Covid-19 疫情對集團的影響在可控制範圍內,因此本季的營運前景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