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將有多達3億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勞動市場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技術進步不僅會使某些工作變得多餘,同時也會創造新的工作。
隨著 ChatGPT 等人工智慧產品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逐漸了解到它們的強大能力,也有一個問題始終萦繞在人們的心中: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就業。
一份高盛報告(日期為週日)指出,勞動市場可能面臨“顯著的破壞性”變化。該銀行對美國和歐洲的就業情況進行了分析,顯示三分之二的工作可能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被自動化。
在美國,“受到影響的職業中,大多數職業的工作量都有相當大但是不完全的一部分(25-50%)可以被替換,”高盛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
該報告還指出,全球將有多達3億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因此,勞動市場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盡管從歷史上看,技術進步不僅會使某些工作變得多餘,同時也會創造新的工作。
高盛的報告還指出,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也可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增長,並在長期內推動全球 GDP 增長多達 7%。
人工智慧自動化對哪些工作影響最大和最小 報告解釋了某些工作將受到更大的影響。例如,需要大量體力勞動的工作不太可能受到顯著影響。
在美國,辦公室和行政支持工作的工作任務中有46%的比例可以自動化,其次是法律工作的44%,建築和工程任務的比例為37%。
生命、物理和社會科學部門緊隨其後,達到36%,而商業和金融運營排在前五位,占35%。
另一方面,建築和地面清潔保養部門的工作只有1%容易受到自動化的影響。安裝、維護和修理工作是第二受影響最小的行業,其中4%的工作可能受到影響,而建築和採礦排在倒數第三,受到影響的比例為6%。
歐洲的數據略微廣泛,但描繪了類似的畫面,文書支援角色受到的影響最大,因為他們工作中有45%可以自動化,而工藝和相關貿易部門中只有4%的工作會受到影響。
總體而言,歐洲有24%的工作可以自動化,略低於美國的25%平均水平。
在全球範圍內,透過人工智慧的自動化,這些數據會有所改變。
「我們的估計直觀地表明,相對於開發市場,新興市場中的工作面臨自動化的比例較少,但根據就業人數來計算,全球約有18%的工作可能會被人工智慧自動化。」高盛報告說。
根據該銀行的分析,香港、以色列、日本、瑞典和美國可能是最受影響的前五個國家。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尼日利亞、越南、肯尼亞和排名最後的印度的員工最不可能看到他們的工作被人工智慧技術取代。
但報告指出,儘管數據顯示人工智慧無疑會影響勞動市場,但它對市場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仍不清楚。
報告說:「人工智慧的影響最終取決於它的能力和采用時間表。」並補充說,影響程度的兩個關鍵因素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實際能力和實際應用程度。
延伸閱讀 :
【美股新聞】OpenAI CEO 承認有一個錯誤 : 允許一些 ChatGPT 用戶看到其他人的對話標題 (2023.03.24)
【重大事件】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更上一層樓!GPT-4發布,可辨識圖片,還能考上史丹佛?
【美股新聞】OpenAI宣佈推出ChatGPT的新版本~GP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