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Cathay Pacific(CATY) 的CEO告訴CNBC,希望在2023年再次實現盈利,但恢復到疫情前的運營能力仍是該航空公司的“最大風險”之一。
運營盈利能力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航班的乘客數量,我們可以獲得的收益”,首席執行長Ronald Lam在週二告訴CNBC的Emily Tan。
“但我希望今年我們可以扭轉業務局面,整體上重新實現盈利。”
上周,香港旗艦航空公司報告了2022年12月結束的年度淨虧損65.5億港元(8.349億美元),較2021年虧損增加了18.5%。
然而,根據Refinitiv數據,該航空公司去年實現了35億港元的年度營運盈利,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第一次。
“我們目前的供應受到人力資源限制,這不僅是我們公司,而且整個航空業生態系統的問題,”Lam在今年1月就任CEO。
“我們需要有足夠的人員在飛機上和地勤人員。我們還需要機場工人準備好接受在香港和海外的航班。”
國際民航組織預計,全球航空旅客需求將於今年三月底回歸疫情前水平,並預測到全球航空旅遊需求在年底可能比2019年增長3%。
上週香港航空在其收益報告中表示,由於人力限制,該公司只能在2024年底之前達到疫情前的客運飛行能力。
報告指出,截至去年12月,該集團“運營的乘客航班容量約為疫情前的三分之一”。
“我們的預測是到今年年底時達到70%的乘客航班容量,” Lam向CNBC表示。
“這主要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在整個系統中集合所有必要的資源。目前為止,我們進展順利…我們已經達到50%,並正在非常努力地朝著年底的70%發展。”
最大的風險 然而,Lam指出,國泰航空的情況與大多數其他航空公司不同。
首先,香港機組人員受到“全世界最嚴格的隔離條件”的限制,他說。
香港直到去年底才開始放寬其嚴格的防疫規定,比世界其他地區晚得多。
“因此,我們長時間以來一直在疫情下以非常低的容量運作。以至於許多飛行員的許可證實際上已經過期,”他補充說,並表示該公司必須分配時間和資源對飛行員進行再培訓。
“就我們最大的風險而言,我會說是建立我們的能力,是否能夠在整個航空生態系統中獲得足夠的資源,”他說。“我們將非常努力地解決這個問題,以便能夠盡快恢復到疫情前的能力。”
當被問及該公司今年是否會向普通股東支付股息時,他回答:“不一定。”
“這實際上取決於業務表現,”他指出,現在還太早,因為一年只過了三個月。
國泰航空於2020年從政府獲得了援助,目前正在考慮在2023年支付給政府特別股息的15億港元。
「我們的計劃實際上是在今年支付所有累積的優先股股息。之後,我們可以考慮支付普通股股息。」

延伸閱讀:
【美股新聞】達美航空計劃從 2 月 1 日起提供免費 Wi-Fi (2023.01.06)
【美股新聞】美國將要求從中國出發的航空乘客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