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計畫在卸任前進一步升級AI晶片出口限制,針對輝達(NVDA)與超微(AMD)等公司,阻止先進技術流入中國和俄羅斯,此舉或重塑全球AI技術供應鏈。
新聞短評
美股每日新聞大小事,抓牢消息面讓你在股海中不會茫然無知!
美國12月ISM非製造業指數升至54.1,顯示經濟需求穩健,但價格指數飆升至近兩年新高,加劇通膨憂慮。服務業擴張與通膨壓力形成鮮明對比,Fed降息政策或將更為保守,投資者需關注未來數據走勢對市場影響。
英特爾於CES 2025發表全新AI處理器及18A製程,計劃2025年下半年量產。新產品強調400多項AI功能及低功耗設計,但面臨PC需求萎縮、技術執行風險及市場競爭壓力。
超微AMD在CES 2025發布多款 AI 與遊戲晶片,包括高端 Ryzen AI Max、主流 AI 300 系列與平價 AI 200 系列,全面佈局 AI 電腦與遊戲市場。同時推出專為桌機、筆電與手持設備設計的遊戲晶片,加強競爭力。
輝達與聯發科聯手推出Project DIGITS迷你AI超級電腦,搭載GB10晶片,結合高效能與平價化設計,將AI運算推向更廣應用場景,加速AI技術普及化與邊緣運算發展,為市場帶來嶄新機會。
輝達 CFO表示,Blackwell晶片已如期出貨且需求旺盛,新財年資料中心業務將顯著增長。公司與Accenture、Deloitte合作推動AI工廠建設,並憑藉技術創新和市場布局,在AI與加速運算領域持續擴展,未來中長期增長潛力穩健,適合長期投資者關注。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CES演說未提次世代GPU平台Rubin晶片更多細節,令市場失望,股價重挫6.22%。儘管短期波動,專家看好輝達長期技術優勢,建議分批佈局,並關注財報及技術更新進展。
川普與杜拜企業家宣布的200億美元投資計畫,將為美國資料中心建設及AI產業注入動能。該計畫顯示外資對川普政策的信任,也為美國經濟與科技創新帶來新機會。
根據美國勞工部JOLTS報告,11月職缺增至810萬個,超出市場預期的774萬,創下自2023年5月以來的新高,支持了FED主席鮑爾對勞動市場「逐步降溫」的評估。
量子電腦股價受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言論影響大跌,他預測量子電腦距離實際應用還需15至30年,市場熱潮迅速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