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FedEx 財務季度/年度表達方式:FY23Q1 : 2022/6 ~ 2022/8;FY23Q2 : 2022/9 ~ 2022/11;FY23Q3 : 2022/12 ~ 2023/2;FY23Q4 : 2023/3 ~ 2023/5
FedEx聯邦快遞為世界快遞三巨頭之一,疫情期間表現亮眼
FedEx 聯邦快遞(FDX)成立於1971 年,與敦豪、聯合包裹(UPS)並稱世界三大快遞公司。 FedEx現今於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並持續推出新產品和服務。聯邦快遞旗下擁有眾多子公司,包括FedEX Express(經營速遞業務)、FedEX Ground(經營包裝與地面送貨服務)、 FedEX Custom Critical(經營高速運輸投遞服務)、 FedEX Global(經營綜合性的物流、技術和運輸服務)和 Viking Freight(美國西部的小型運輸公司)等。而 FedEx FY23Q2營收大致可劃分為若干業務:快遞47.6%、地面36.8%、貨運10.8%、服務0.3%,其他4.5%。
FedEx FY23Q2有效控制營運成本,獲利表現優於預期
FedEx FY23Q2營收228.1億美元(年減2.8%/季減1.8%),較市場預期低了4%,主因為營收占比最高的快遞業績年減幅度高達6.4%,CMoney研究團隊研判主因為在通膨壓縮預算的情況下,多數消費者產生捨棄費用較高昂的快遞,轉而採用費時較長但相對便宜的地面服務,但整體而言兩業務訂單數量皆受通膨影響而大幅下滑(如下圖),FedEx目前也只能靠漲價因應。獲利部分,儘管FedEx FY23Q2業績有所衰退,且人事及油價成本仍處於相對高點(油價其實略有回落,但能源費用佔營收比例仍高,FY22Q2 4.9% vs FY23Q2 7.0%),但FedEx靠著(1)關閉部分辦公據點;(2)縮減航班;(3)降低行銷及研發預算;等方式省下約9億美元的成本(上次電話會議預計省下7億美元),因此營益率回升至5.2%(年減1.6個百分點/季增0.1個百分點),稅後淨利也超乎市場預期來到7.9億美元(年減24.5%/季減9.9%),稀釋EPS 3.07美元。
FedEx包裹接單量自FY23Q1起全面下滑
資料來源: FedEx
油價回落且持續壓縮成本,預估FedEx FY23Q3 EPS達3.12美元
FY23Q3本為電商零售銷售旺季,以往FedEx也會受惠於此接單量顯著提升,但今年適逢通膨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加上電商產業龍頭亞馬遜(AMZN)推出自家物流搶攻運輸市場,預期會對FedEx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因此預估FedEx FY23Q3營收233.5億美元(年減1.2%/季增2.4%)。獲利部分,考量油價持續自高檔回落,加上FedEx上調削減成本能省下的金額預估至11億美元,CMoney研究團隊預估FedEx FY23Q3營益率5.3%(年減0.3個百分點/季增0.1個百分點),稅後淨利8.0億美元(年減27.8%/季增1.8%),稀釋EPS 3.12美元。
FedEx FY2023營運苦於人事及能源成本大漲,預估EPS僅13.57美元
FedEx在FY2023年面臨通膨及線上購物潮衰退,整體訂單量有明顯衰退趨勢,只能透過調漲運價因應;加上亞馬遜推出物流服務爭奪運輸市場大餅,也確實扼殺了FedEx先前被大舉看好的一項長線動能,因此保守預估FedEx FY2023營收934.2億美元(年減0.1%)。獲利部分則是FedEx FY2023的一大亮點,本次電話會議又再度上調削減成本金額預估10億美元,預計全年能省下約37億美元的額外成本,惟佔比最高的人事及能源成本雙雙大幅上揚,壓抑FedEx FY2023營益率預估下滑至5.4%(年減1.3個百分點),稅後淨利35.0億美元(年減8.4%),稀釋EPS 13.57美元。
看弱FedEx短期營運,僅給予區間操作投資評等
儘管預期FedEx在FY2023年的營運表現不佳,但撇除亞馬遜打入包裹運輸市場外其餘逆風皆為短期因素,且CMoney研究團隊也預期其他電商不會採用亞馬遜物流服務,以免挹注競爭對手營運,因此認為FedEx不致完全掉出電商物流業務,長期前景仍看好。惟考量和主要競爭對手UPS相比,FedEx的高價快遞業務佔比明顯較多,在短期的通膨環境下營運表現恐落居下風,因此僅以 FedEx 近三年本益比區間中間位置的14倍,及預估之FY2023 EPS進行推估,目標價190美元,投資建議為區間操作。
FedEx損益表
資料來源:CMoney
本益比河流圖
資料來源:CMoney
延伸閱讀:【美股研究報告】疫情受益股 FedEx 不敵通膨,FY23Q1 表現慘淡、股價滑鐵盧! 還有機會谷底翻身嗎?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